教学督导眼中的好课堂(第4期)

作者:jpzx 时间:2025-04-02 点击数:

教学督导眼中的好课堂(第4期)

教师名片

教师所在院系音乐与舞蹈学院

任课教师:李曼霞

主讲课程:“中国音乐史”“声乐”“地方戏曲传习”“中国传统音乐欣赏”等

教学经历简介:

中国音乐学院声乐表演硕士、史学博士,2023年到校工作至今,主持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项,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1项;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获2024届校级本科优秀毕业论文1个;指导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。

督导员评语

教学上善于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,通过独到深入的讲解,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刻,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。教学内容重点突出,立意新颖别致,教学目的十分明确,以广博的学识为底蕴,有效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。注重课堂教学互动,师生课堂交流充分,学习氛围轻松愉快。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既能充分吸收新知识,又锻炼了思维。

教师教学经验分享

作为学校高层次引进人才,我始终密切关注国家战略需求,紧跟教育领域政策导向,充分依托学校学科和地域优势,结合自身的理论与表演双学科背景,致力于将学术与艺术融合于课堂教学之中。

一、构建教学科研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

课程体系以“知行合一”为核心,从宏观上注重学科历史、方法论的逻辑梳理,为学生构建坚实的知识框架;同时,在微观上强调关键知识点的掌握与融会贯通,确保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。通过考察实践,引导学生将知识延展与延伸,找到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兴趣,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。

、提供多化的学习体验与学习平台

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,我为学生们提供了多种学习体验与平台。在课堂上,通过讲解与演唱相结合的方式,让中国音乐史从“无声”变为“有声”,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。此外,我还鼓励学生走出课堂,通过参观博物馆、红色教育基地以及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课外学习。同时,结合学术论坛、音乐会和讲演会等学术与实践活动,让音乐可感、可说、可写。这种多维度的体验与空间,能够使学生们更加深入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博大精深,也对中国音乐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,让学生在学习中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,在坚定文化自信中谱写新时代青年的青春答卷。

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素养和能力

在夯实学生基础学科知识的同时,注重学科前沿知识和跨学科研究成果的引入。例如,在“中国音乐史”课程中,结合音乐考古学、民族学、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最新学术成果,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知识视角。在声乐专业技术课中,引入表演素质训练、人体解剖学、传统音乐等相关知识,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素养和能力。

版权所有© 2020 教育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    备案号:桂ICP备0500094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