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学督导眼中的好课堂(第12期)
作者:何怡平 校对:张胜前 审核:黄尧 时间:2025-07-14 点击数:
教师名片
教师所在院系:国际教育学院
任课教师:张寒冰
主讲课程:“现代汉语(语音)”“现代汉语(语法)”“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语法”“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方法与实践”等。
教学经历简介:2015年从事教学工作至今,曾获广西民族大学“教学新秀”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;南宁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;主持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一般A类两项。

督导评语
张寒冰老师在课程教学中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,课程设计科学严谨,教学实施深入浅出。其教学特色具体表现为较强的语言学理论深度与知识转化能力,对汉语语音、词汇、语法等理论体系阐释精准,能结合前沿研究动态厘清脉络,并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象语言,使复杂概念具象可感。教学方法灵活,互动设计精妙。以丰富的案例驱动教学,结合典型语言现象,引导学生从现象反推理论,强化了学生的思辨能力。
教师教学经验分享
一、语言即生活,让课堂生动有趣
现代汉语类课程就知识本身而言相对枯燥,因此要善于把鲜活的日常语言现象与抽象的语言学理论相结合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鼓励学生观察生活,养成在生活中思考语言、发现语言、运用语言的习惯与能力,拓展知识、拓展思维。这种教学方式受到学生的喜爱,“有趣”成为学生教评中的高频词。
二、理解学生,注重层次性教学
不同学生对同一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同、学习能力也不同,首先要了解并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能力,进而设计实施层次化的课堂教学。精讲核心知识,确保学生学有所得。明确不同学习层次,使学生在自己所处的学习层次上完成“两性一度”突破。
三、教研相长,引领学生专业成长
作为一年级的专业核心课程,“现代汉语”在对学生的专业引领上起着重要作用,要引导学生破除对标准答案、唯一答案的桎梏。作为语言学博士,对“现代汉语”相关内容深耕多年,在课程体系上既能博采众家之长,也能提出一己之见,在课堂上能够引导同学们就诸多问题进行讨论,锻炼思辨能力、激发学术探究热情。
